年糕,海南人新春佳節傳統必備美食
年糕是海南人民新春佳節傳統必備的美食,龍泉食品公司將把這一家庭甜點推向市場,日前這一新品已吸引了許多海外客商。
一筐甜粑,需用七升米,合十四斤。內含四升糯米,三升秈米。另外,還需七條砂糖。它三指大,一扌乍長。通稱糖條,每條重約八兩。把米舂碎,用細目篩斗篩出米粉。用三升水把糖條煮成“糖清”。取一扁形竹筐,用布襯壁墊底。一切都準備好了,年糕就把米粉和“糖清”攪勻,倒入筐中,擱于鍋里蒸。這是一筐公認的標準化傳統甜粑。小鍋蒸不了,需用十八寸大鍋。至少也要蒸三個鐘頭才能熟透。
中國人過年,好像都要做甜粑。人們叫它年糕,也許就是這緣故。但在海南又絕不是過年才做的。做屋升梁,男娶女嫁,生子彌月做日卒歲,都要做粑慶賀一番。年糕含義太窄,所以就統稱甜粑。閨女出嫁,第五日回外家,外家母就要做甜粑送回去。這叫“做第一回”。這名叫得很準確。兩家做了親家,才開創這層親緣關系。我媽外家在水涯。聽上輩人說,水涯婆的“做第一回”最風光。日頭一露面,迎我媽的轎子,就停在門首了。晌午,才把她送回來。通常外家母只做一筐甜粑,水涯婆卻做了兩擔!一擔甜粑,少則也有四十多斤。它讓兩名壯女挑著,扁擔兒也被壓得吱吱叫。從村口走到家,好一段路!惹得一群倪仔跟著觀看。水涯婆也因此事讓人傳頌一輩子。

|